“这就是中国青年” 艺术与设计系开展“那时他们的爱情”视频展播活动

发布者:艺术与设计系发布时间:2021-05-21浏览次数:109

为进一步推进“学党史、强信念、跟党走”活动的进程,密切联系青年团体开展党史学习,制作、推出形式丰富的党史学习主题宣传活动,520日晚,艺术与设计系团总支组织2019级、2020级团支部书记在系会议室开展主题为“那时他们的爱情”的视频展播活动。旨在号召青年学生致敬先烈、致敬那些为国奉献的伟大爱情,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、恋爱观。

海棠依依恋故人。展播以周恩来和邓颖超的故事开始,19258月,在广州市文德东路文德里,周恩来与邓颖超在陋室里结为夫妻。从此以后,两位志同道合的革命家成为了一生都矢志不渝的革命伴侣。“曾记否?遥想当年,我们之间经过鸿雁传书,我们之间的鸿雁飞过欧亚大陆,越过了海洋,从名城巴黎,到渤海之滨的天津。你曾说,就是看到我能坚持革命。我也看到你这一点。所以,我们之间谁也没有计较谁的相貌,计较性格有什么差异,为主义的理想奋斗,这是最可靠的相爱的基石和保证。”那时的爱情,是西花厅那抹淡雅的海棠花香。

唯有兰花香正好,一时名贵五羊城。这是196133日,朱德在广州游览越秀公园时,写过的两句诗,表达了自己对兰花的钟爱和怀念伍若兰之情。展播第二部分介绍的便是 1928年,朱德与伍若兰结为夫妻,两人在红军队伍中并肩战斗。伍若兰能文能武,被根据地军民誉为双枪女将”。1929年,伍若兰在战斗中为掩护朱德及军部不幸负伤被俘,敌人施以酷刑要她透露朱德的下落,还诱她和朱德脱离关系,她不为所动,称“除非赣江水倒流!”恼羞成怒的敌人杀害了伍若兰,还割下她的头颅挂杆示众。噩耗传出,朱德悲泣长叹。伍若兰牺牲时年仅26岁,一张照片都没能留下,却是朱德和人民心中:”永不凋谢的井冈兰。

不负巾帼志,热血沃中华。抗日英雄赵一曼背后也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。赵一曼曾用名李一超,在莫斯科求学期间,同学陈达邦对她的生活起居关心备至,两人相知相爱。婚后不久,李一超怀有身孕,先行回国,未成想这一走就是永别。在东北抗联工作期间,李一超改名换姓,为保护陈达邦,她还坚称丈夫已死。这时陈达邦受派赴巴黎负责《救国时报》的印刷工作,他被报纸上白山黑水间的抗日勇士事迹所鼓舞,却没想到妻子就是其中一员。赵一曼牺牲21年后,陈达邦才得知;这位国人皆知的抗日女英雄正是自己苦寻多年的妻子。白山黑水除敌寇,笑看旌旗红似花,这便是中国青年。

“为了救可爱的中国,我俩甘愿赴汤蹈火。”这是19276月,方志敏与缪敏在江西南昌中共秘密机关举行婚礼时,方志敏在婚礼上许下的誓言。面对生与死,明与暗,过去和未来的抉择,方志敏选择了未来,选择了牺牲,选择了错过最爱的妻子。因为作为一名共产主义者,他坚信:未来的中国、可爱的中国,就是站在辽阔海岸,遥望海中,乘风而来的那艘帆船;就是立于高山之巅,远看东方,喷薄欲出的那轮朝阳。方志敏同志在南昌被秘密杀害,从此,方志敏告别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革命事业,告别了他心爱的妻子缪敏。他和缪敏义无反顾地错过,留下的是遗憾,更是希望,是掩不住的革命的曙光。

团课最后以一组当代青年的爱情故事结束,在他们的故事里,我们感受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,爱,可以有很多种模样,或是平淡生活中的朝夕相处、或是聚少离多时的互相记挂、或是坎坷艰难时的同甘共苦,这些中国青年的爱情同样值得我们崇敬。爱情之所以被铭记,是因为爱情也是一种信仰,信仰之所以被坚持,是因为相信明天会更好。伟大的事业让他们的爱情坚不可摧,生死难阻,这种大爱才是爱情最美的模样。

那时的他们,不光有纯真的爱情,更有共同的伟大理想,他们的爱情是高尚而纯真。致敬先烈,致敬伟大的爱情。我们可以看到那种志同道合的深爱,那种爱对方升华为爱国家的大爱,在今天仍有强大生命力。重温革命爱情,擦亮初心,信仰他们所信仰的,并为之坚定前行,这是今天我们所要做的。

撰稿:汤雪梅